4月22日,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玉林活动启动仪式在玉林国际香料会展中心举行。本次活动以“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全景展现玉林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成效,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赋能作用,为玉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启动仪式上,玉林市政协委员、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莫萍宣读倡议:一是推进“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将数字技术与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医药健康(香料)、纺织服装等全市重点产业更好结合起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为玉林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推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深入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让“知产”飞跃,“专利”变“红利”。三是健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构建司法部门和行政部门知识产权联合保护体系,形成知识产权保护整体合力。四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近年来,玉林市始终把知识产权作为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资源’和‘关键变量’,取得很好成效,陆川县入选了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莫萍介绍,2024年玉林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达2319件,同比增长20.59%,增长率居全区第一;玉林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39198件,同比增长18.52%,增长率居全区第一。6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广西科学技术奖,2项优秀专利项目获第二届广西专利奖,“玉柴”“南方黑芝麻”荣登《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玉林三黄鸡”跻身中国地理标志品牌价值百强,“陆川猪”品牌价值跃升至33.35亿元,形成“地标兴农”玉林样板。
据了解,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玉林市将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意识,充分宣传展现人工智能对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的促进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胡揭明)